所属科目:
动物界 »
脊索动物门 »
两栖纲;Amphibian »
滑体亚纲 »
无尾目 »
参差型亚目 »
蛙科 »
名字:小棘蛙
学名:Rana exilispinosa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鉴别特征 一般形态与棘胸蛙 Rana spinosa David 相近似。小棘蛙个体小,10♂♂(副模)平均体长56(52.2—63.5)毫米;雄性体长50毫米左右者,均达到性成熟期,第二性征甚明显;第四趾侧蹼缺刻深;蝌蚪唇齿式以1:3—3/Ⅱ:1—1者占多数。棘胸蛙个体大,20♂♂平均体长123(106—142)毫米;雄性体长50毫米左右时,第二性征尚不显,57—67毫米时才初现婚刺或胸棘;趾间满蹼;蝌蚪唇齿式以1:4—4或1:5—5/Ⅱ:1—1者占多数。
正模标本描述 体长68毫米。头宽略大于头长;吻棱及鼓膜均不明显;犁骨齿“ \ / ”形;舌后端有缺刻。
前臂粗;指端稍膨大成球状,第一 、三指几等长;内侧三趾侧蹼缺刻深,第一 、三趾间满蹼;趾游离侧具缘膜;内蹠突窄长,无外蹠突;跗褶长,为蹠突长的两倍。
皮肤粗糙。上下唇缘及嘴角处有稀疏的小刺疣;背面满布圆疣或扁平疣,后背 、前肢外侧及后肢背面有疣刺。胸部肉质疣突上均有锥状黑棘,胸前后的疣突及黑棘递次变小。颞褶明显。
生活时背面棕褐色散有不规则的碎黄斑;两眼间有黑褐色横纹;股胫背面各有4—5行黑褐色横纹。腹面灰白,咽喉部有黑褐色细密斑点;下腹及后肢腹面蜡黄,因此当地称为“黄交腿”胫跗内侧散有稀疏的黑褐斑
第二性征 前臂粗壮;胸部具棘,内侧三指上有婚刺,有单咽下内声囊,有雄性线。
个体变异不显著;个别标本背面有窄长疣。